如果问大家,究竟是事后维修好还是预防维修好?可能大多数人认为预防维修好。那么,与事后维修比较,到底预防维修好在哪里,似乎很少有人认真去思考。
预防维修有两种具体模式,一是定期预防维修,就是按照压缩机设备耗损周期计划安排的停机检修;二是状态维修,就是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,发现故障隐患或者潜在故障,及时安排适时维修,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预防维修的另外一种形式是机会维修。即利用生产的淡季、假日、周末或者上下游停机检修的机会进行的预防性维修。机会维修的“机会”可以是适当延长检修周期,也可以是适当的将检修周期缩短,经过论证,这种延长或者缩短是不会对设备造成重大损坏的。这样的预防维修也称为机会维修。无论是采取何种预防维修方式,都是在设备故障停机前的处理,目的是避免故障的发生。
到底预防维修好在哪里呢?
1. 可以减少和避免非计划停机
当今企业多数按照订单来组织生产,客户对交货期的要求十分严格,在精益生产企业,准时化、零库存成为典型特征。空压机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种动力源,一旦因为设备停机,就必然会影响某一生产工序,这个订单就会受到影响,这对企业效益、信誉都会有很大伤害。通过预防性维修,避免大量非计划停机,保证准时交货,其意义重大。
2. 可以减少设备的连锁损坏,延长设备寿命
设备损坏往往是从局部或某个零件开始,这个局部或者零件又影响了其它局部或者零件,一步一步传递,最后酿成大问题。由于空压机常常作为动力源,因此,压缩机的某个部件的质变、损坏不仅仅会造成压缩空气系统的故障,而且还会通过压缩空气管道,传递到压缩空气应用环节的设备上去,比如空滤损坏造成压缩空气喷嘴、压力表腐蚀等,这是系统的多米诺骨牌现象。预防性维修可以减少或者避免轻微损坏,或者将小隐患及时消除,避免影响扩大,最后导致更严重的故障损坏。
3. 可以降低维修成本
当然,不当的“预防维修”不但不会降低成本,还会增加成本,我们称之为维修冗余或者维修过剩。我们这里是指恰当的预防维修可以降低维修成本。一般而言,有计划的工作其效率是无计划工作效率的3倍到4倍。预防性维修因为其计划性,可以事先研究修理方案,准备好图纸、工具、吊具等辅助设施材料,准备好备件。一旦解体维修,可以高效完成维修工作。反之,如果是事后维修,人们在突然停机的匆忙之中诊断原因,再寻找工具、备件、材料,真正的维修需要半天,而前期的准备可能会是一天半到两天,时间效率的降低明显,维修成本自然增加,加上事后维修可能造成的连锁损坏,换件损失也会增加,更加大了维修成本。